《那一夜的春光日记未删减》
8月7日晚,成都世运会将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开幕。开幕式上,面积约1.1万平方米、全球最长连续LED巨幕将呈现令人震撼的视觉画卷,而这块担纲开幕式核心视觉呈现的巨型大屏,正是由成都高新区科技领军企业的显示技术支撑。
作为此次世运会开幕式的“视觉担当”,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的户外数字化显示屏总长408.5米,宽26.7米,融合了超4万米的定制LED显示单元,可视距离达到了6公里。这块巨长的显示屏安装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的前厅木结构檐廊上,该檐廊是亚洲最大单体木结构建筑,名叫“天府之檐”,这块屏也因此得名“天府大屋檐”。
“天府大屋檐”将定制独有的LED显示单元,与天府之檐的中式瓦面结构完美结合,并在设计、产品、内容、模式、管理等方面均实现了突破式创新。设计上最大程度保留了“天府之檐”瓦面的建筑原貌;通过技术导入,整屏具有超强的防护性,可应对各种恶劣的天气;其显示的超高亮性,解决了大视角偏色的问题;超智能感光、超智能色彩调节等特点,也能让天府之檐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室外环境,在强光环境下使其仍能保持出色的视觉效果。
据悉,自2024年除夕首次亮灯以来,“天府大屋檐”在奥运赛事转播、跨年派对、节日灯光秀等场景中广泛应用。(监制:樊承志 记者:刘玥辰 温晓 编辑:刘超)
【编辑:张令旗】
1986年,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古墓葬里首次出土了骨笛。当时的人们用丹顶鹤等禽类尺骨为材料,截去两端关节,取中间一段直骨,钻上两个至八个孔洞,制成了音阶准确的乐器。2001年,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、演奏家刘正国第一次举起骨笛,吹响了八九千年前的声音。《那一夜的春光日记未删减》 更多的骨管陆续出土,大家一时不知道怎么称呼,发掘日记上有的记为“穿孔骨管”,有的写做“笛形器”“箫形器”,也有人直接记作“骨笛”。